《和平崛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2辑)》是“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二辑,共收入“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2004年全部演讲12篇,并附录“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2004年中青年专家“中国和平崛起与周边关系”专题研讨会主题发言3篇。演讲者分别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外国政要、我国政府高层领导等,内容涉及政治、科技、教育、经济、外交、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中国和平崛起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目录
陈至立 国务委员
时代 国情 使命(2004年4月20日)
杨振宁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归根的反思(2004年4月20日)
李开复 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科技、人才、教育——从个人旅美30载得到的启发(2004年4月21日)
李光耀 新加坡资政
东西方文化与现代化(2004年4月21日)
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的粮食生产:问题、原因与对策(2004年4月22日)
郑必坚 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
关于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若干思考(2004年4月22日)
王岐山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2004年11月4日)
刘东生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2004年11月4日)
吴建民 外交学院院长、前驻法国大使
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中欧关系(2004年11月5日)
张德广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前驻俄罗斯大使
俄罗斯的未来走向与中国的和平发展(2004年11月5日)
李学勤 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辉煌的中华早期文明(2004年11月6日)
斯宾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
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经济(2004年11月6日)
附录: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2004年中青年专家专题研讨会——“中国和平崛起与周边关系”
李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普京的强国战略
冯昭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日本加紧磨砺科技利剑
孙士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崛起中的印度经济:优势与挑战并存——兼与中国比较
编辑推荐
《和平崛起:“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录(第2辑)》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以下简称“论坛”)由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和著名理论家郑必坚倡导并发起,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
“论坛”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研究战略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贯通,就人们共同关心的科技、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
2004年4月和11月,“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第三、第四单元主题演讲。至此,已有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外国政要和我国政府高层领导等25人在“论坛”发表演讲,吸引了科技、人文社科、教育、党政机构、企业等各界人士和青年学子的积极参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论坛”将保持高层次、高规格交流平台的特色,长期举办下去,在思想上和理论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